紙張脆化、絮化、糟朽是圖書館、檔案館等紙質藏館經(jīng)常遇到的問題,那么面對這樣的問題,專業(yè)的古籍修復師都是怎么修復的呢?其修復方法是什么?下面借常州市圖書館的朱煜在2015年河南圖書館學刊發(fā)表的《淺談古籍修復三要素》片段來一起了解下:
古籍年代久遠,如若保存不當,更是會加速紙張的老化,一旦發(fā)脆朽爛,紙張的機械性喪失,紙質疏松,呈絮狀。這要使用合適的修復用紙托裱加固,有缺損的地方要先用同類型紙張修補完整后,才能托裱。托裱脆化、朽爛書葉前,先洗干凈工作臺,上置薄膜一張,略大于待托裱的書頁。將書頁輕放于薄膜上,然后用小號羊毛排筆上糨。托裱書葉用的糨糊要稀,排筆上沾的糨糊要足,刷的時候手用力要輕。手稍重或糨糊稍稠,都容易將書葉帶動,導致刷歪或連筆帶起書葉,造成古籍的再次損壞。覆背后,背紙上蓋一張吸水紙用棕刷排實吸水,保證粘實。連同薄膜揭起書頁翻到正面,再揭去薄膜。將托裱好的書葉放置在晾紙架上,避免陽光直射,等到水分散去八成,就可進行噴平工作。
古籍修復要遵循修舊如舊的原則,不能隨意改變古籍原書的裝幀,要盡量保留原底原封面。明清時期有人把宋元的蝴蝶裝改成包背裝和線狀,現(xiàn)代臺灣的“故宮博物院”把古籍制作成金鑲玉,這些都破壞了歷史原貌。其實,古籍修復一次,原書的歷史信息就減少幾分,所以古籍保護工作重在改善古籍的保存環(huán)境,減緩古籍的破損老化速度。而古籍修復工作的重心則是要加快對專業(yè)化修復人員的培養(yǎng),提升專業(yè)隊伍素質。幸運的是,古籍保護和修復工作近年來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關注,在經(jīng)費投入和人員培養(yǎng)上都有了顯著的進步。不過我國古籍數(shù)量龐大,修復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古籍老化破損的速度,古籍保護和修復工作依然任重而道遠!
以上便是摘抄分享的內容。脆化、絮化、糟朽紙張一般情況伴隨紙質酸化,要從根源上解決問題,就需要對紙張進行脫酸保護。